為了保證加熱質量,嚴格控制初始鍛件溫度和終端鍛件溫度,準確測量金屬坯料溫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和內部性能高的鍛件。
金屬加熱溫度的測量主要是測量爐內加熱過程中金屬坯料的溫度,以控制坯料的加熱過程。然而,測量爐內金屬坯料的溫度比測量爐溫更困難。爐溫總是高于金屬坯料的溫度。在找出兩者的規(guī)律后,可控爐溫度的測量往往被用來代替金屬溫度的測量。
測量金屬坯料加熱溫度的方法有很多,如目測金屬、加熱溫度、熱電偶測溫、紅外測溫儀測溫等。
當鋼加熱到530℃以上時,由于溫度不同,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波(火)。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顏色也從深到淺或從暗到亮,因此不同溫度下鋼坯的顏色對應于鋼坯的相應溫度。
目視測量金屬加熱溫度是鍛造車間測量金屬加熱溫度的常用簡單方法。但由于白天、黑夜、晴天、車間亮度、操作人員熟練程度等方面的影響,目視溫度誤差較大。一般來說,在明亮的地方測量時,火是黑色的,在黑暗的地方測量相對明亮。經驗豐富的加熱工和鍛造工程的目視溫度誤差可達±15℃~4O℃。
標準色卡也可用于判斷坯料的加熱溫度。對于中頻感應加熱爐,標準色卡一般掛在加熱爐旁,由操作人員控制。
使用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對于一些鍛造溫度范圍要求不嚴格的鋼或高公差鍛件,目測溫度非常方便、快速,可以判斷溫度計是否有問題,也可以作為儀器溫度測量的補充,缺點是誤差太大,不適合測量加熱溫度要求嚴格的鋼坯和精密模鍛件;同時對眼睛有一定程度的刺激。
普通的模具鍛造方法一般不能滿足最終部件的形狀、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高溫下空白表面氧化、脫碳等污染現(xiàn)象;表面力學性能不合格或其他缺陷;空白體積變化和最終鍛件溫度波動,鍛件尺寸難以控制;由于鍛件需要,模具側壁傾斜,鍛件相應增加敷料;模具磨損和上下模錯移,導致鍛件尺寸偏差。
因此,鍛件的全部或部分表面有或部分表面進行機械加工。在這些表面,應留下金屬層進行機械加工,稱為機械加工余量。所有需要機械加工的部件都應給予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鍛造過程中的加熱質量、設備模具的精度和操作技術水平。加工余量過大會增加加工時間和金屬損耗;如果加工余量不足,鍛件的廢品率將增加。
偏析是指鋼中化學成分和雜質分布的不均勻現(xiàn)象。一般來說,高于平均成分的人稱為正偏析,低于平均成分的人稱為負偏析。仍有宏觀偏析,如區(qū)域偏析和微觀偏析,如枝晶偏析和晶間偏析。鍛件偏析與鋼錠偏析密切相關,鋼錠偏析程度與鋼種、鋼錠型、冶煉質量及澆注條件有關。合金元素、雜質含量和鋼中氣體均加劇了偏析的發(fā)展。鋼錠越大,澆筑溫度越高,澆筑速度越快,偏析程度越嚴重。